张某与张某华系北京市平谷区人,两人为叔侄关系,且前后邻居,张某华居前,张某居后。张某华的父亲与张某是亲兄弟,俩人成年后分了家,对半分割了父亲的宅基地。八十年代的时候,张某华的父亲翻建了北正房,张某认为其翻建北正房时未留滴水,两家因此存下芥蒂,因滴水问题两家积怨颇深。后张某华的父亲去世。2017年,张某华欲再次翻建北正房,张某华认为自己房屋后面有40厘米宽的滴水,计划在原磉基上翻建;张某则认为,张某华的父亲当初翻建房屋时未留滴水,要求张某华留出滴水,前移40厘米翻建。两家再次产生纠纷,找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申请调解。
【调解过程】除了宅院现状和各自的说辞,双方当事人均无法提出其他有效证据予以支持。经过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调查和现场察看,本案的核心焦点问题有两个,一是张某华家后檐墙外是否存在滴水,二是房屋磉基修建的起点位置。
(一)全力突破案件基础核心问题。房屋宅基地纠纷最常见的就是滴水问题,对农村百姓而言,不足半米宽的滴水也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尤其随着征地兴起,每一寸土地使用权获得的拆迁利益,使得妥协退让的难度加大。双方能否对滴水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是化解整个纠纷案件的基础和关键。
在调解中,张某华认为自己房屋后面有滴水,当年翻建时,前院墙往前占了一墙,占的是院前的街道;张某则坚持认为张某华屋后没有滴水,他自己量过两家尺寸,自己家北正房后檐墙到张某华北正房后檐墙南北长15.4米,张某华家北正房后檐墙到南院墙外侧南北长15.8米,显而易见多出来的40厘米是因为没有留出滴水导致的。双方说法相互矛盾,但对当初的分家协议双方说法一致,即“兄弟分家,一家一半”。
调解员仔细听取双方的意见,抓住双方的谈话要点,从逻辑上分析判断,认为张某华家很有可能没有留出滴水。张某华称“前院墙往前占了一墙”,一墙的长度大约有30厘米;按照农村习惯,分家协议上“一家一半”有可能是宅基地使用权一家一半,如果预留了滴水,即便张某华往前占了一墙,按张某的测量方式,仍应该是后院长、前院短,而实际上张某华房院的南北长度长了40厘米;同时,从情理上分析,作为亲哥俩,感情比较好, 为了能让宅院大一些,俩人协商不留滴水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推理,张某华认可了调解员的说法,承认自家屋后很可能没留滴水。
(二)趁热打铁确定翻建房屋方案。对滴水问题达成一致,下一步就是房屋如何翻建的问题了。张某华虽然承认自家屋后没有滴水,但是仍然坚持在原来的磉基位置修建新的磉基,即“原磉原建”;张某则要求必须前移40厘米,留出滴水的位置。调解员分析了双方的心理,虽然双方都想尽快解决纠纷,但张某华家的房屋并没有破旧到非盖不可的地步,如果张某坚持要求让其后退40厘米,张某华很可能不再翻建了,这样,两家的矛盾仍然会坚持下去;而且张某最关心的是张某华是否承认自己房后有无滴水,实际盖房是否留足滴水,对他而言是稍显次要的问题。因此从张某打开突破口,更易于纠纷的解决。调解员说服张某看在亲叔侄的关系上作出一些让步,滴水问题可以在书面协议上确认下来,发生买卖或继承后,可以凭借书面协议要求权利受让人履行合同义务。经过沟通,张某答应可以“原磉原建”。
协商好磉基问题,又遇到了新问题,张某虽然答应可以“原磉原建”,但是要求房后不能出檐,张某华则坚持房檐要出40厘米,双方再次陷入僵局。调解员从功能上向张某介绍,如果房后不出檐,雨水就全部冲刷到后檐墙上,对房屋损害严重。同时也提醒双方,解决纠纷应该抓住时机,调解有了良好开端,应该趁机尽快解决,否则拖的时间越久越难解决,对双方都不利。最终,双方都作出让步,商定后房出檐20厘米,并详细约定了房屋的几个高度及排水问题。
(三)把握时机制作书面调解协议。达成的一致意见,不仅对双方当事人,也会涉及到各自的继承人或买受人的权利义务,因此要尽快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避免双方反悔。调解协议要考虑周全、措辞严谨,条款具有可执行性,避免因调解协议产生歧义引发新的矛盾。
【调解结果】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张某华承认现在自家北正房后檐墙以北未留滴水。
(二)张某同意张某华翻建北正房时不留滴水,仍然在现有后檐墙位置进行建筑。
(三)张某华翻建北正房时,磉基约为零点七米,磉基上面至北正房房顶上面小于四米。张某华同时保证北正房北面出檐不超过零点二米,且不向北侧排水,北侧不开窗户。
(四)当张某华按约定尺寸标准建北正房时,张某不得阻止施工,否则需向张某华赔偿相应损失;张某华应认真按约定尺寸标准进行施工,如因此造成损失,完全由张某华自己承担。
(五)张某承诺无论何时垫高院子时,均保证院子地面低于张某华磉基上面零点三米以上。
【案例点评】在农村,宅基地是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房屋宅基地纠纷也是农村最常见最多发的案件, 当事人之间往往冲突比较激烈,甚至会诱发伤害案件。房屋宅基地纠纷案件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政策依据少,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农村房屋宅基地管理不完善等因素,部分当事人几乎不能提交任何证据, 事实很难查清,甚至法院审结的大量案件也没有定纷止争,邻里关系难以有效恢复。因此,房屋宅基地纠纷一直是农村民间纠纷案件的难点,化解难度大,成功率不高。人民调解对化解此类纠纷大有可为,作用明显。
本案看似简单,实则矛盾环环相套,一个矛盾的解决又依赖另一个矛盾的解决,而每一个矛盾都只能慢慢推进:滴水、磉基、房檐等等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农村房屋宅基地纠纷争执最激烈的部分,也是最难协商的部分。本案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问题关键点。房屋宅基地纠纷纷繁复杂,要充分调查,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善于从纷繁、零乱、庞杂的调查材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捋清纠纷的来龙去脉,找准问题症结,正确把握解决纠纷的切入点,有的放矢。
(二)运用多种化解技巧。运用调解技巧要审时度势,本案运用多种调解技巧,从逻辑上分析说理,从情理上疏导沟通,从心理上把握推动,促进案件的解决。很多农村房屋宅基地纠纷案件没有任何书面证据,虽然言辞证据可信度弱,但是对当事人的话语进行逻辑上的分析,也能取得双方的共识;在明晰事理的基础上,再从感情的角度辅助调解,减少生硬感和抗拒心理,更容易为当事人接受;同时,在矛盾陷入僵局时,把握双方各自的心理,推动纠纷的解决。
(三)制作严谨的书面调解协议。书面人民调解协议不仅是对调解结果的确认,更是影响将来的权利义务,制作严谨的调解协议,确保真正的“案结事了”。
2024-11-07319
2024-11-07702
2024-11-07287
2024-11-07164
2024-11-07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