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理程序及当事人的能动作行为不同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专设机构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仲裁机构仲裁的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仲裁协议;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则有较大的处分权,几乎每一步骤当事人都能主动作为,如约定由三名仲裁员还是一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是否开庭审理等等都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不得强迫。
法院: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诉讼法的规定进行。
二、开庭审理的原则不同
仲裁:仲裁庭审理案件一般不公开进行,案情不公开,裁决不公开,以有利于保护当事人之间的商业秘密和维护其商业信誉。
诉讼:法院开庭审理一般公开进行,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除外。
三、监督程序不同
仲裁:我国仲裁委员会实行一裁终局制,并适用司法监督程序,即
(1)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符合撤销裁决条件的,可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2)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有不予执行条件的,经人民法院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法院:我国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确有错误,可适用审判监督程序。
四、管辖权的取得不同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受理后,另一方必须应诉;而通过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则必须要有仲裁协议,即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前、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依照当事人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但在一定情况下,争议解决的途径法律有具体的规定。
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
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的,当事人应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但当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诉时没有声明,法院受理后,对方当事人又应诉答辩的,视为法院有管辖权。当事人在仲裁条款或协议中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或者选择裁决事项超越仲裁机构权限的,法院有权依法受理当事人一方的起诉。
如果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1、没有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2、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3、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4、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5、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2023-04-25825
2023-04-25669
2023-04-25634
2023-04-25772
2023-04-24204
2023-04-24692
2023-04-24233
2023-04-24770
2023-04-24394
2023-04-2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