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小编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七条的全文内容、主旨和释义,以加深对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七条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七条内容如下:
国家鼓励、扶持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助装备的储备和使用训练工作。
本条是关于地震应急和救助的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以及地震应急和救助装备的储备和使用训练工作的规定。
一、由于地震应急和救助技术受到科技进步因素的制约,因此,为了提高地震应急和救助的能力,本条确定了鼓励、扶持地震应急和救助的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的政策,即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推进全社会集中力量投入地震应急和救助的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之中。与此同时,本条第二款又规定了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助装备的储备和使用训练工作的职责。
二、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是指用于临震应急防御和震后应急抢险救助的各种技术和装备。只有提高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水平,并且积极开展应急救助装备的储备和使用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地震应急的能力。地震应急救助的时效性要求特别高。及时、高效地抢救生命是地震应急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国内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急救助的事实证明,对埋压人员抢救越及时、越快,救出的人就越多,救活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在以往的地震抢险救灾中,通过双手和简单的工具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而对于被埋压在楼房倒塌体深层的人则无能为力。许多人终因缺乏有效的救助技术装备而罹难。由于城市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庞大,建筑物在材料、层数、构件、整体性、规模、系统性等方面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单靠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已不能有效地营救遇难人员。在地震应急工作中,为了尽快地遏制灾情扩大,减轻伤亡,就必须既充分利用传统应急中的各种技术和装备,使它们在地震应急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又充分发挥高新技术装备的作用,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成套机具。目前,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地震灾情监测与救灾指挥技术。为使地震救灾工作有组织、有秩序、高效率进行,保障救灾决策的正确实施和信息的不间断传递而采用的技术设备,主要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与飞机遥感遥测技术和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救灾决策系统,主要技术装备是中心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大屏幕图形显示设备;卫星和机载遥感传感器、发送和接收设备;直升飞机和运输机;各种无线和有线通信设备等。
2.救灾照明技术。据统计,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在20万以上的4次地震均发生在夜间。这一方面与地震的震级高有关,另一方面由于地震发生在夜间,黑暗增加了抢救的难度。救灾照明技术是为地震现场夜间抢险救灾提供的简便、高效、机动、节能和全天候的照明手段,同时也为外援队伍提供引导技术。如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研究所开发的JZ-1型救灾机动照明系统。
3.被埋压人员的搜寻与定位技术。抢救被埋压人员是震后应急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其中,对被埋压人员的快速搜寻和定位是关键工作之一,搜寻与定位技术包括生物与仿生技术、红外探测技术、超声定位技术、光学目视探测定位技术、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化学、物理探测技术等。如利用训练的猎犬、警犬和利用仿生技术研制的电子仪器进行搜寻探生定位。国外在实际地震应急救助中已经利用探生定位技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抢救被埋压人员的技术和装备。不同环境下抢救遇难人员需采用不同的技术装备,如抢救处于倒塌破坏平房中的遇难人员主要采用轻便工具;多层和高层建筑物倒塌破坏体中的营救作业需要采用大型机具和复杂的作业;营救被压埋在滑坡、泥石流堆积物中的遇难者,一般采用快速掘进作业。如破顶、顶升、扩张等工具,充气撑垫、充气橡胶堵、液压动力泵,大型构件切割机具,大型起重机械,近人爆破和水压爆破,掘进机具,多用抢险救援拖车、多用清障集装车等。
5.特殊环境下的救灾与救灾机器人。城市地震往往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与污染、火灾、爆炸、生产用细菌的逸出与污染、各种化工生产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等次生灾害,这种特殊环境下的救援工作十分危险和困难。因此除了在组织上成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特种救援队伍外,还应当研制和配备专门的救援设备。如研制采用各种现代高新技术的机器人,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救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灾民生活安置的实用技术。震后灾民应急安置中最迫切的问题是尽快解决灾民饮用水、医疗用水、以及临时住房问题。如规划备用水井、水网,研制水源应急简易处理和供水设备与药品;制造各种轻便、防水、防火、保温,易于快速搬运、空投、搭建的防震棚等。
7.应急防御技术和装备。指在临震预报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减轻地震灾害、减少次生灾害而采取的各种临震应急防御技术和装备,如有毒化工原料的快速中和技术。水库库容的快速降低技术、各种应急防御的加固、减震技术等。
8.震时自动保护技术和装置。指在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的情况下,由地震造成的振动触发或地震破坏引发的各种自动保护方面的技术和装置。如自动关闭天然气、煤气、化工燃料等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管道,切断电源,关闭核反应堆等装置,自动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地制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等国因灾害频繁、严重,近几年生产各种防灾产品,受到社会的欢迎,逐步发展起救灾产业。我国关于地震应急救助技术装备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工作起步晚、发展慢、力量分散。同国外相比,我们在救助技术装备的数量上、品种上、应用时效上都存在相当的差距,这与我国地震灾害的严峻形势极不协调。国家通过立法,对地震应急救助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给予法律上的保证,必将全面推动我国地震应急救助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应用,促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全面深入的发展。
三、在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时,应当具有配置、储备和训练使用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内容。在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地震应急准备中,可根据地震灾害预测结果、城市结构和功能特点、地理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抢险救助装备和工具的准备。同时应当与其他救灾工作相结合,与平时生产工作相结合,储备适当数量的救灾设备,组织各种专业抢险救灾队伍,进行定期的、有目的的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助训练和演习。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震情的变化,对储备的设备应当进行定期的维护、调整和更新。
2024-11-07180
2024年贵州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条例修正案修正本最新全文
2024-11-07171
2023-05-06953
2023-05-06976
2023-05-06703